首頁 最新消息 稅務資訊 稅務資訊
2018-08-15 01:11經濟日報 記者蘇秀慧/台北報導
企業注意了,營所稅雖可盈虧互抵十年,但國稅局提醒,營利事業若被查獲有短漏報所得稅稅額超過新台幣10萬元,或短漏報課稅所得額占全年所得額超過5%,則不適用盈虧互抵規定。
所得稅法第39條但書規定,公司組織營利事業如符合「會計帳冊簿據完備」、「虧損及申報年度均使用藍色申報書或經會計師查核簽證」及「如期申報營所稅」等要件,可將國稅局核定的前十年內各期虧損,自本年度純益額扣除後,再行核課。
南區國稅局解釋,也就是說營利事業過去十個年度若曾出現虧損,則虧損可以拿來扣抵當年度的盈利。
有關「會計帳冊簿據完備」,南區國稅局說,是指公司應依商業會計法及所得稅法等相關法令規定設置帳簿,並依法取得憑證。而公司經查獲有短漏報所得情形,短漏報情節如屬輕微,仍可視為會計帳冊簿據完備,仍適用盈虧互抵。
至於短漏報「情節輕微」標準,依財政部函釋,是指營利事業經稽徵機關查獲短漏所得稅稅額不超過新台幣10萬元,或短漏報課稅所得額占全年所得額比率不超過5%,且非以詐術或其他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者。
國稅局舉例,某公司105年度營所稅結算申報案件,原申報全年所得額新台幣300萬元,並以103年度虧損數扣除250萬元,申報課稅所得額為50萬元。但後來國稅局查獲該公司短漏報所得200萬元,短漏稅額34萬元,短漏報所得占全年所得比率40%(200萬元/300萬+200萬元),因此該公司不適用盈虧互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