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保險新聞 保險新聞
2018-08-20 19:13經濟日報 台灣人壽提供
今年4月,台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國人平均餘命也超過80歲,面對長壽帶來的風險,台灣人壽提醒,唯有提早做好退休準備,才能從容的面對退休後的老年生活。根據2018「台灣人壽健康退休認知大調查」發現,國人檢視自己的「健康退休黃金三角」除了「健康」、「關係」外,最沒把握的就是「財務」,僅有三成國人自信財力可以自足到80歲,對退休後的財源感到憂心忡忡。其實,退休金規劃應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政府提供的社會保險保障;第二支柱是企業所提撥的退休準備,以上兩者不一定能有足夠的所得替代效果,為了確保自己退休後的生活能維持退休前的水準,可透過第三支柱,唯有第三支柱個人退休準備才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民眾應趁年輕提早規劃,才能從容不迫地安享退休生活。
針對不同世代要如何用保險來儲備退休金呢?台灣人壽建議,不同世代應以個人收入狀況及人生階段計畫來進行規劃。以20-29歲的社會新鮮人而言,此階段正處於求學的結束、步入社會工作的開始。初出社會的新鮮人因手中資金有限,會想要積極、快速累積資產,願意承擔較高的投資風險。但也由於資源有限,各種投資標的都有進入門檻,可能無法投入多個標的,僅能投資單一標的;或是選擇了投資,則可能沒錢為自己買一份保障。
台灣人壽建議,投資型保險是20世代一個不錯的選擇,不但可小額投入多項投資標的,資金少也能多元配置、分散風險。此外,該類型商品也有保險保障的功能,讓資金的運用發揮到最大的效益,同時享有投資及保障的好處。「台灣人壽鑫豐收台/外幣變額萬能壽險」,投資結合壽險保障,繳費彈性,並提供超過600檔基金及ETF,相當適合資金有限、想享有較多繳費彈性的社會新鮮人,輕鬆參與全球投資脈動,穩健累積資產,是新鮮人一個不錯的理財工具。
而在職場已經歷練數年的30~39歲的職場打拼族要如何規劃?此階段族群已漸在職場上站穩腳步,期待在工作期間逐步累積資產,既想享有投資標的較高報酬,但又不願承擔市場波動的風險,目標追求資產能穩健向上成長。
台灣人壽建議,利變型保險可依宣告利率有機會享有增值回饋分享金,在升息趨勢之下,實際拿到的機會也隨之升高。此外,該類型商品兼具保障及累積增值效果,期間內除了有保險保障,之間所累積的增值回饋分享金,也可自由選擇靈活運用。「台灣人壽增吉利利率變動型增額終身壽險/增美滿美元利率變動型增額終身壽險」提供6、8、10、12、15、20年等多種繳費年期,消費者可依自身需求及保費預算,選擇所需年期,且於繳費期間提供2至6級失能豁免保險費機制,讓保障持續不間斷。
而事業適逢巔峰的40~49歲預備退休族,因距離退休的日子近了,最想累積一大筆資產,想投資又怕虧了老本,期望未來退休時,每個月都可以穩穩的領錢過生活,不用擔心害怕錢要哪裡來。
台灣人壽建議,附保證型的投資型保單,適合準退休族,可透過專業團隊管理投資資產,享受穩定收益及追求資產增值,不用煩惱投資市場該何時進出。此外,透過專家代操月月享有撥回,量身打造專屬於自己的月退俸,還享保證最低身故金額,不怕侵蝕本金,希望身故時能有一筆資產可以傳承。「台灣人壽鑫樂活台/外幣變額年金保險」提供每月穩定的投資標的資產撥回(當淨值大於或等於7.5),且不論市場狀況,只要於年金累積期間身故時,可返還保單帳戶價值或所繳保險費等值美元之較高值,有效控制投資下檔風險,確保身故不蝕本,相當適合以穩健退休理財規劃為需求的預備退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