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粉絲團
Face Book

首頁 最新消息 保險新聞 保險新聞

退休理財/三大投資型保單報你知
發佈時間-2018/9/20
2018-09-13 12:49經濟日報 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一個人要存多少錢,才能樂活退休? 根據世界銀行定義,退休後每月的收入至少需要有退休前薪資的七成,也就是所得替代率需達到七成以上,才能確保退休後能享有退休前相同的生活水準。

台灣人壽保險公司副總經理黃文章 記者曾吉松/攝影
台灣人壽保險公司副總經理黃文章 記者曾吉松/攝影

不過,坊間卻有很多退休調查指出,有相當高比例的民眾並未做退休理財規劃。也因此,該怎麼趁早投資、彌補退休金缺口,成為高齡社會中,不可迴避的重要議題。

台灣人壽保險公司副總經理黃文章表示,在2005年勞退新制剛實施時,當時的退休理財調查顯示,許多民眾期望不到50歲就可以退休,不到20年就累積到退休生活所需的財富,但是,現在看來,這些想法都不實際。

年輕人如要避免老年退休時的財務不安現象,最好及早作好退休理財規劃。可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要怎麼做規劃,有一半的人,甚至打算退休生活所需全靠勞保、勞退給付。

對此,黃文章提醒,恐低估老年的醫療費用。他解釋,許多高貴新藥需要國人自付,長照及安養費用也十分龐大,老年安養金可能遠超過預期。

他建議,年輕人及中壯年人宜盤點既有資產,提高保險年金比率,並重視健康保險(含長照險),特別是台灣已進入負利率時代,利率長期低迷,須適度承擔風險,有助累積足夠的財富。

他也說,可善用三大類投資型保單,作為理財工具,一是目標到期債券基金保單,以台灣人壽德意志遠東投信攜手合作推出連結通膨避險策略的六年到期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為例,以美元計價,組合包含60%的主權債,40%的企業債,持有到期就有累積債息,並有通膨避險防護加持,頗適合準退休及退休族群。

二是月撥回類全委保單,連結類全委的投資型保單也可用於提供月退來源,類全委保單中,可選擇月月撥回現金,作為退休金來源,但也有許多人將撥回累積在帳上,繼續累積資產,但此類保單易受市場震盪影響帳戶價值及每期的現金流。

三是附保證給付投資型商品,提供退休時投資收益及月退來源的保證最低提領給付與/或身故給付,而不受市場震盪導致帳戶價值縮水而影響每期的現金流,在歐美市場已成退休保險商品主流,強調控制投資報酬率波動性在一定範圍內,再追求投資收益的最大化,避免本金被侵蝕的風險。

這三大類投資型保單,目前的收益率約在4%~5%(扣除相關成本後計算),績效看投資標的表現,有高有低,如能維持投資紀律(定期定額、逢低加碼),有閒錢單筆投資,樂活退休之日將為期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