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粉絲團
Face Book

首頁 最新消息 保險新聞 保險新聞

懂基金再買投資型保單也不遲 壽險業看好保費收入飆到1800億
發佈時間-2018/9/20

ETtoday新聞雲2018年09月19日 22:45

記者李蕙璇/台北報導


壽險業者說預計年底前投資型保單保費收入將達1800億,較去年成長500多億。而新興市場及美中貿易戰的變化莫測,資深業務主管就說不管是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等,可能要多方配置較能降低虧損的風險。


一名資深業務副總級主管表示,現在民眾青睞投資型保單,連帶讓這類保單的保費成長迅速,也讓過去較無推展這類保單的大型壽險公司都已加碼跟進。


壽險公司除了要降低責任準備金的壓力、因應未來採用的會計準則新制度之外,還有也是公司治理要搶得獲利時間及關鍵點,就是因為利率匯差的影響。


而當民眾選購投資型保單,自主挑選基金組合,或是透過目標連結債券型一籮筐基金,交由投信公司代操50~100檔基金等,現在要跟進買投資型保單前,得多了解全球經濟發展、新興市場的貨幣變化、美中貿易戰等較宜。


這名資深業務副總級主管就說,原本表現不錯的南非幣、澳幣到人民幣,如今讓許多投資民眾備感壓力。


如果購買投資型保單的保戶當初是挑選貨幣型基金的話,因為是屬於透過分散式多種貨幣的投資配置,可能就比較不會受到單一貨幣影響,幅度波動過大得讓保戶難以承受虧損的風險,這也就是保戶選擇投資型保單和向銀行理專申購基金的差異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