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粉絲團
Face Book

首頁 最新消息 投資理財 投資理財

美股大跌,該賣出還是找買點?
發佈時間-2018/10/12

鉅亨買基金

美國 10 年公債殖利率升破 3.2%、中美貿易紛爭加劇,引發投資人對美股價格過高的擔憂,10 日美國道瓊與標普 500 指數紛紛下跌超過 3%。利率升高過快並引發股市下跌,但不利股市的利率究竟是短期的聯邦基金利率,還是長期的 10 年公債殖利率,兩者差異甚大,從美國長短期利率差距來看,目前還不是美國經濟基本面出問題的時候,拉回找買點才是明智之舉。

鉅亨觀點:
1. 美國 10 年公債殖利率代表對美國經濟看法

我們於先前的投資雷達中(聯準會不敢說的秘密),清楚闡釋美國 10 年公債殖利率與美國經濟的高度相關(美國 10 年公債殖利率與美國近 5 年平均名目經濟成長率高度相關,調整後 R 平方高達 0.7)。近期美國 10 年公債殖利率升高,只是反應美國強勁的經濟數據(失業率降低至 3.7%、8 月新增非農就業人口上修至 27 萬人),因此,單純 10 年公債殖利率的上升不會是美國股市崩盤的原因。

2. 美國 3 個月公債利率才是關鍵

相較於長期的 10 年公債殖利率,短期 3 個月公債殖利率走勢更為關鍵。原因在於 3 個月公債殖利率更能反應聯準會升息速度,而聯準會升息速度才是資產泡沫會否遭刺破的主因(1960 年以來,美國股市經歷過 6 次最大跌幅超過 20% 的重挫,其中 4 次都發生在美國 3 個月公債殖利率觸頂時)。目前 3 個月公債殖利率仍處於上升期,預料最快觸頂時間為明年下半年,短期股市仍無崩盤訊號。

3. 長短期利差反轉前,美股下跌都是買點

3 個月期公債殖利率除了可以反應聯準會升息速度外,將 10 年公債殖利率減去 3 個月公債殖利率後的長短期利率差距更重要(以下簡稱長短期利差)。一樣回顧 1960 年以來美國股市,過去 6 次大跌中,有 5 次伴隨著長短期利差反轉(轉為負值),平均來看,當長短期利差由正轉負後 8 個月,美國股市跟隨觸頂(唯一沒有的發生長短期利差反轉的是 1987 年,當次股市下跌並非由經濟衰退所引發,股市僅下跌 3 個月,並於不到 2 年內再創新高)。目前美國長短期利差高達 0.9%,長短期利差最快反轉時間也是明年下半年,同樣驗證美股短期沒有基本面的問題。

投資策略: 基本面沒問題,美股下跌找買點

當美國經濟基本面沒問題時,股市下跌都屬不理性行為。過去 5 年美國股市平均每年每股盈餘年增率為 8.7%,預估未來 12 個月每股盈餘年增率也高達 15.4%,在經濟轉差及企業獲利衰退前,股市下跌都是買進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