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粉絲團
Face Book

首頁 最新消息 投資理財 投資理財

股市強震 投資三招聚財
發佈時間-2018/10/17
2018-10-17 00:00經濟日報 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全球股災尚未見底,目前仍處上沖下洗的震盪格局,法人建議,攻擊型、避險型、防守型投資人不妨先研擬好因應劇本,趁勢賺取報酬,並重視資產配置的多元性,避免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可能產生的風險。

依投資偏好,投資人可概分為攻擊型、避險型、防守型等三大類型。危機創造機會,在市場大幅震盪時,攻擊型投資人機會大增。

元大全球靈活配置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陳品橋認為,對於資產配置時偏愛快速且高度彈性、具有自主想法的投資人來說,可以善用不同投資工具應變,例如反向ETF;當市場有突發事件,可利用反向ETF減少資產衝擊,甚至進一步獲利。但反向ETF不適合長期持有,需隨時觀察市場的波動與趨勢快速調整。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產品經理陳若梅則指出,在市場波動上揚的時刻,較積極的投資人想參與股市可布局環球高息股基金、天然資源基金、環球醫療科技基金。

對於無暇顧盤或想穩健投資的避險型投資人,陳品橋建議選擇以組合式基金、多重資產基金作為懶人投資的好幫手。

原因在於組合式基金布局範圍可遍布全球資產類型,經理人會依照市場變化隨時因應,投資人不需要花太多時間調整資產組合內容,適合紀律性投資策略的長期投資人。

此外,在目前股債可能同跌下,可選擇實質資產的基金來做為配置,例如可用利用元大實質多重資產基金,搭配元大S&P黃金ETF、REITs或日圓ETF。

對於避險穩健型投資人,陳若梅則建議以多重資產基金因應,因多重資產基金廣納全球各式標的,包括股、債、特別股、REITs等,可於市場震盪時發揮保護作用。

若是較為保守的投資人,陳若梅認為,在美國啟動升息循環下,利率風險仍是最大風險,建議採短存續期策略謹慎挑選基本面、評價面仍有價值的債種。

陳品橋給防守型投資人的建議工具是貨幣型基金、高股息產品、債券ETF,如手邊部位漲幅已高者如先獲利了結,可以轉進貨幣型基金,其中,美國公債是機構法人常用的避險性資產,可以考慮分批進場布局債券ETF,或是選擇具有低波動、高品質及高配息的高股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