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粉絲團
Face Book

首頁 最新消息 投資理財 投資理財

投資級債失血 高收債拚續航
發佈時間-2018/10/23

中時電子報

陳欣文╱台北報導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美債殖利率驟升持續影響資金對債市的投資態度,上周主要債券基金再度全數承壓,包括投資級債市、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等,連續第二周遭到資金全面調節,其中以投資級債券基金的資金撤出壓力最為沉重,單周失血62億美元,且已連續五周不受市場資金青睞;上周有15億美元資金自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出走。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產品經理黃奕栩表示,市場資金對債券基金不買單,根據統計,上周截至10月19日,高收益債相對美國國庫券之利差收窄1個基本點,新興市場美元債利差亦同步收窄1個基本點,顯示金融市場對於美債利率彈升對債市衝擊的擔憂,已不若之前恐慌。

就中期角度來看,高收益債仍為升息循環中可以適量布局的債券標的,主要是由於高收益債整體基本面仍健康,僅有能源、礦業等產業較為弱勢,且高收益債對美債利率敏感度相對其它券種來得低,再加上高收益債本身有較高收益率的保護,建議投資人仍可適度參與高收益債市機會。

從歷史統計可以看出,持有高收益債券完整的全年表現,皆遠優於年內最大跌幅,投資人若因為短期震盪而頻繁進出,反而無法享受其高息收的投資成果;此外,高收益債券連續上漲動能續航力強。

高收益債券自1983年以來未曾出現連續兩年負報酬表現,而上一次單年負報酬發生於2015年,當時因為國際油價驟跌,導致能源產業違約風險攀升,進而拖累整體高收益債績效。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指出,如果只看過去三個月新興市場的表現,很容易陷入不安情緒,然而若能把投資視野放長至二至三年,將發現過去數月市場的恐慌拋售並非因基本面惡化所致,自2013年投資人擔憂聯準會準備退場開始,新興市場歷經多次修正,但隨後總能反彈,預期在基本面支撐下,後續仍有表現空間。

麥可•哈森泰博預期,美國經濟強勁、就業市場緊俏、政府支出上揚、公債買盤退場等多重因素將推升美國公債殖利率上揚,持續藉由積極放空美國公債、拉高持債殖利率與降低存續期間的策略來因應美國利率走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