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粉絲團
Face Book

首頁 最新消息 投資理財 投資理財

雙主軸投資 穩穩賺
發佈時間-2018/10/31
2018-10-31 00:01經濟日報 記者王皓正/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今年以來大幅下挫,國際地緣政治事件頻傳,在市場不確定性逐漸升高環境下,投資人可聚焦殖利率較高的高收益債,及具抗通膨概念的原物料產業,透過雙主軸投資策略,力抗景氣變化詭譎的波動性。

自2008年金融海嘯算起,受惠美聯準會(Fed)寬鬆貨幣政策、強勁的企業獲利與活躍的企業併購,美國經濟擴張期已進入第九年。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在川普政府近期稅改與財政政策進一步提振下,料美國景氣動能可望在今、明兩年延續,成為二戰後最長擴張期。

德銀遠東投信投資長潘秀慧表示,考量到主要央行立場上普遍傾向寬鬆或中性,且美、中兩大國短期內經濟明顯趨緩的風險較低,各地緣政治事件負面衝擊仍屬可控,整體而言全球經濟基本面現階段應能保持平穩,企業獲利亦有進一步成長空間。

至於中期可能面臨的風險,集中在「Fed加速升息」與「全球貿易戰」兩方面。在市場不確定性升高環境下,投資人趨向於尋求殖利率較高的高收益債,及具抗通膨概念的原物料能源產業。

美國第2季GDP成長率達4.2%,與3.9%的極低失業率,帶動國內通膨與薪資穩步回升,各物價指標目前都已超過或符合Fed的2.0%目標,意味若美國經濟與勞動市場持續擴張。

若通膨與薪資水準提升,都可能讓Fed加快升息步調,特別是本波升息循環初期,Fed相對保守;因此,今、明二年在債券投資上建議在高收益的領域中,布局波動度較低之亞洲區域債券。

全球貿易戰方面,川普政府對中國立場顯然更為強硬,進口關稅如期層層加碼與負面言論,中國亦多有回擊,時至今日或可更準確形容為「中美」貿易戰,從現況發展與美方要求來看,這場貿易戰將難以在短期內結束。

潘秀慧指出,美中貿易戰對雙方直接影響相當有限,主要是單純的進出口占美、中兩國經濟總量比重較低,更令人擔憂的是在企業與消費者預期部分,若此爭端導致信心面未來惡化,或將引導投資與消費行為更趨謹慎甚或減少。這樣對實體經濟衝擊就會進一步擴大,進而壓抑以股市為主的風險性資產表現。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全球景氣與企業獲利有望保持平穩,但潛在風險與市場波動不可忽視環境中,投資人在選擇標的或商品時,應更精準考量背景環境,並妥善權衡報酬與風險。

債市方面,Fed持續升息引發進一步加速的風險,債信體質健全、長期波動性低且具較高殖利率標的料將獲青睞,如亞洲高收債;股市部分,有供需基本面支撐且具有抗通膨特性的原物料能源類股,預期在未來較能提供穩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