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保險新聞 保險新聞
蘋果日報2018/11/01 00:01
美國升息、中美貿易戰爭開打,一路支撐美元指數走強,台幣兌美元匯率一路從今年2月走弱迄今,也使美元保單的魅力勝於定存。但專家建議,入手美元保單前,應要建立4大正確認知,才能讓資產布局立於安全不敗之地。
公勝保經戰略長李正偉表示,美元保單具有布局外幣的資產配置意義,也常被運用在退休規畫或是子女留學教育金的理財用途上,若民眾想趁美元弱勢時,布局美元保單,應要了解包括宣告利率不等於投資報酬率、宣告利率計算方式各有不同、長期持有面臨匯率風險以及美元保單資產不宜超過2成等4大認知。
首先是宣告利率不等於投資報酬率,李正偉表示,很多人會誤以為保單的宣告利率,就是等同保單的投資報酬率,但這兩者是有差距的。
因為宣告利率是每年浮動,且「不保證」一定高於保單預定利率,一旦投資大環境、保險公司收益不如預期,宣告利率可能比不過預定利率,當年度保戶就會拿不到回饋分享金。
其次是宣告利率計算方式各有不同,並非每家保險公司計算宣告利率的方式都一樣。李正偉解釋,有的保險公司的利變型保單,是取自全年宣告利率的平均值,有的則是依照保戶投保月份決定適用的宣告利率,即使是同一家保險公司旗下的商品,每一張利變型保單的宣告利率也可能不一樣。
他建議,要選擇利變型保單,可以從各保險公司的網站上搜尋過去的宣告利率,若普遍跟市場差不多,或比市場好一點,就可以下手。
第三是長期持有將面臨匯率風險,李正偉說,美元保單既然是以美元繳保費、也是以美元支付保險金,未來就會面臨匯率的風險。
譬如保戶在匯率台幣對美元為30.5:1時,結匯躉繳一筆美元10萬元保單,10年後滿期領回時,匯率為33:1,換回台幣就會除了保單報酬率外,還可享有美元升值約8%的增值空間。
但萬一新台幣走強,匯率是29:1,則也會出現匯損約5%,吃掉保單實質報酬率。除非本身就擁有美元資產,是拿美元去繳保費,才可較不需考慮匯率變動風險。
最後為「美元保單資產不宜超過2成」,身處在高度國際化的世界,如果把全部資產放在新台幣也是風險集中,因此適當地配置到外幣上,尤其是主流貨幣,是值得考慮的布局。
不過,相較於美元定存、美元計價基金等金融工具,美元保單的變現性相對較低,萬一在投保的前幾年內臨時需要用錢,有可能會面臨扣除費用率後,保單價值不保本的窘況,因此配置比例不宜高過2成。(劉懿慧/台北報導)
近三年美元保單銷售情況
美元保單類型/年份 | 2018年1-6月 | 2017年 | 2016年 |
投資型 | 35.45 | 39.56 | 11.82 |
傳統型 | 66.89 | 106.37 | 63.97 |
總計 | 102.34 | 145.93 | 75.79 |
認知 | 內容 |
一、宣告利率不等於投資報酬率 | 宣告利率是每年浮動,且「不保證」一定高於保單預定利率 |
二、宣告利率計算方式各有不同 | 即使是同一家保險公司旗下的商品,每一張利變型保單的宣告利率也可能不一樣 |
三、長期持有將面臨匯率風險 | 除非本身就擁有美元資產,是拿美元繳保費,才可較不需考慮匯率變動風險 |
四、美元保單資產不宜超過2成 | 美元保單的變現性相對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