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粉絲團
Face Book

首頁 最新消息 投資理財 投資理財

德政壇地震,歐股露曙光
發佈時間-2018/11/2

※來源:鉅亨買基金


德國巴伐利亞邦與黑森邦先後舉行地方議會選舉,兩邦傳統上是基民盟與基社盟的鐵票區(德國總理梅克爾所屬政黨及聯盟政黨),但開票結果卻為兩黨帶來嚴重打擊。巴伐利亞邦開票結果顯示,基社盟支持率減少 10%;基民盟則於黑森邦選舉中丟掉 11% 選票。選舉結果除了促使梅克爾放棄連任外,也為歐洲多年來的撙節政策帶來反轉的機會,歐洲股市則可能贏來久違的曙光。

1. 歐洲經濟成長輸人,股市當然落後 

歐洲經濟復甦乏力

同樣從 2009 年中以來至今,歐洲主要國家累計經濟成長也有巨大差異,德國及法國累積成長 21% 及 12.8%,但西班牙及義大利僅成長 9.2% 及 3.1%。若仔細觀察西班牙及義大利兩個難兄難弟,可發現房市泡沫源頭之一的西班牙,一開始衰退幅度大於義大利,但隨著歐債危機及歐洲央行出手,西班牙經濟好轉速度快於義大利。「鉅亨買基金」認為部份原因出在財政赤字上,同樣 2009 年中以來,西班牙累積財政赤字佔 GDP 比重為 70.8%,而義大利只有 32%,較保守的財政政策限縮了義大利復甦的幅度。

3. 省錢並非唯一降低負債比的辦法

梅克爾主導下的歐洲,透過減少政府支出來擠出財政盈餘,進而降低負債佔 GDP 比重是唯一選項,但大西洋彼岸卻有不同作法。美國經歷過 1946 年至 1974 年及 1993 年至 2001 年兩段債務比下降期間,第一段期間中,美國政府債務逆勢成長 51.5%,但仍透過高達 7% 的名目經濟成長率,達到降低債務比的目標;第二段期間中,雖然美國政府債務小幅減少 0.2%,但債務比的降低仍主要源自 5.4% 的名目經濟成長率。因此,從美國的經驗來看,透過較高的通貨膨脹率來推升名目經濟成長率(名目經濟成長率 = 通貨膨脹率 + 實質經濟成長率),才是有效降低債務比的方法。

美國透過經濟及物價成長,降低負債比

鉅亨投資策略

基金操作上,建議如下:

等待歐洲基金分批佈局時點到來

建議投資人可先觀望近期歐盟與義大利的預算爭議,若歐盟妥協並放鬆義大利的預算赤字限制,將是歐盟財政政策轉向的一大訊號,屆時投資人可開始分批佈局歐洲股市,分享經濟成長加速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