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保險新聞 保險新聞
蘋果日報2019/2/28 00:02
一般人認為,財富傳承是大戶人家才需要思考的事,但磊山保經董事長李佳蓉表示,小康家族也應該扭轉思維,利用終身壽險為子女累積第一桶金。
李佳蓉認為,現在小康家庭父母不能只想著老後希望小孩奉養,應該回頭思考,在養大小孩的過程中,存好自己的養老金,同時也為小孩存下第一桶金;此外,為下一代存下1000萬元打底,第二代就有較多選擇,有機會再往上,從C級小康變成B級小康。
至於財富傳承該如何規劃,李佳蓉認為,「穩」是第一步,保險、信託是確保代代相傳的兩大核心工具,但保險又更勝於信託,因信託商品只能傳承既有資產,且須支付管理費等費用,較適合一定規模以上資產的族群。
而壽險保單有預定利率,可提供穩健的報酬率、確定的理財結果。舉例來說,如果身後想為子女留下1000萬元資產,有20年準備時間,等於一年得存下50萬元現金。
但對照主計總處統計資料,一年存50萬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我國2017年平均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雖達101.89萬元,但扣掉平均每戶消費支出81.17萬元後,平均每戶儲蓄僅20.73萬元。
在硬存50萬元有難度的情況下,李佳蓉認為,最穩健的創富工具就是保險,每年繳20萬元保費,身故後小孩就可以領到1000萬元身故保險金。
李佳蓉不諱言,小康家庭一年為子女儲蓄20萬元並不簡單,很多人認為擠不出錢就放棄,但人的潛力無窮,可以想辦法透過兼差,額外多賺些錢來達成目標,「創富的邏輯叫做『硬ㄍㄧㄥ』,一定要減少花費、多賺錢。」
且保險還有精準傳富的優點,因保單可指定受益人,在保額足夠的前提下,想留多少錢、給誰都可以,且可依保單條款約定適時調整,變更保險金受益人。
再者,有的保單還可以指定分期給付身故保險金,例如某些保險公司的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可選擇10年或20年分期給付,避開繁瑣的信託流程及支付管理費。
對於工具選擇,李佳蓉不建議以定期險做財富傳承,因傳承一定是終身規劃,最好是選終身壽險。
不過,也別忘遺贈稅規定,在被繼承人死亡時,給付其指定受益人的人壽保險金額,「不計入遺產總額」,是指被繼承人同時為「要保人」及「被保險人」時才可以適用,意即自己為自己買保險才可使用。
但若是要保人與被保險人不同人,要保人死亡時,因為保險事故尚未發生,保險公司並無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沒有上述規定的適用;且就要保人而言,該保單具有現金價值的財產權利,屬於其遺有的財產,應併入遺產總額課稅。(劉懿慧/台北報導)
小康家族傳承工具
|
|
項目 | 內容 |
| 一、 | 保險+信託,保險為核心工具 | 信託商品只能傳承既有資產,且須支付管理費等,較適合一定規模以上資產族群 |
| 二、 | 保險商品選終身壽險 | 因傳承一定是終身規劃 |
| 三、 | 選擇可分期給付的保險商品 | 避開繁瑣的信託流程及支付管理費 |
| 壽險保單簽約日期 | 長期投保 | 生前短期投保 | |
| 要保人&被保險人 | 一致 | 不一致 | 一致 |
| 保單性質 | 契約 | 財產 | 財產 |
| 稅負 | 免課稅 | 列遺產總額 | 列遺產總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