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粉絲團
Face Book

首頁 最新消息 保險新聞 保險新聞

保險科技浪潮來襲,從小孩「被退貨」看市場新商機
發佈時間-2019/5/2

2019.04.30 數位時代 高敬原


應科技發展,不只是銀行,許多傳統保險業者也必須走上數位轉型,保險機器人、互動式保單、區塊鏈技術相繼出籠,保險科技(InsurTech)浪潮席捲而來。

過去專注在產險(Property insurance)的新安東京海上,在數位化的路上也很積極,目前產險網路投保市占率,僅次於富邦產險排名第二。為了更貼近一般消費者需求,新安東京海上招募了一群完全沒有保險背景的團隊,開發了另一個副品牌「吉時保」。

品牌的核心出發點,是要簡單、直接進入消費者生活,就算小孩染上腸病毒,被「退貨」停課也能獲得理賠,「科技來自人性,這些才是科技的本質,並非追求高大上的term(術語)。」新安東京海上新創發展中心產品總監呂貴琮說。

不要講一堆文言文,小眾需求正在崛起

新安東京海上在2017年成立了新創發展中心,第一個產品就是「吉時保」,這是一個由跨領域人才組成的新團隊,像是新安東京海上新創發展中心總監鄺詠馨,過去曾待過軟體業、社會企業;產品總監呂貴琮過去都在廣告業任職。

之所以需要成立一個副品牌,呂貴琮認為,市面上保險產品百百種,主流保險公司已經能滿足所有需求,但有些需求是過去不曾被滿足的。從社會結構來看,年輕人對保障需求,不一定是車子或房子,「因為他們可能沒車沒房,講保險很無感,身邊最大的財產,可能是手機相機。」呂貴琮認為,類似這類的需求,過去幾乎沒有被保障到。

以手機來說,多數人可能1~2年換一隻手機,「採取一個月一個月保,或一天一天保,會更符合年輕人需求。」呂貴琮認為要跟年輕人談保險,必須簡單、保障內容單純,不要講一堆聽不懂的文言文,「又快、又小、又剛好,這是平台的出發點。」呂貴琮說。

以「天」為單位投保,開別人的車也能有保障

以汽車來說,根據交通部數據,截至2017年10月,台灣約有674萬輛登記的小客車,持有小客車駕照的人約為1,327萬,意思是有大約一半的人,是有照無車的,意味著租車、借車,是許多駕駛人稀鬆平常的生活日常。

去年五月,吉時保第一款產品「短期租借車保險」推出,這是一款針對租車、借車而設計的保險,是從「人」而不是「車子」的角度所設計,呂貴琮解釋:「一旦出事,車主保險不見得願意賠,或是租車的保險根本不夠,自己借(租)車自己賠,只要那台車不是你的,就是保人的責任,而不是車子。」

無論是出遊、購物,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以「天」為單位投保,「需要多少買多少,隨時可以用手機下單。」總監鄺詠馨解釋。
吉時保

這款保險以手機為主要投保方式,無論是出遊、購物,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以「天」為單位投保,「需要多少買多少,隨時可以用手機下單。」總監鄺詠馨解釋,就算開得不是自己的車,也能獲得某種程度的保障。

腸病毒停課,小孩「被退貨」也有錢領

春天進入夏天,是腸病毒流行的高峰期,這對許多家長來說應該非常有經驗,一旦中標,小孩不僅不能去學校,嚴重一點的話甚至會整班停課,如果是雙薪家庭,家長就必須請假顧小孩,而生病本身不用花很多錢,真正噴最多錢的是請假。

呂貴琮回憶,過去有同事歷經類似狀況,「哥哥結束換弟弟,」孩子意外生病在家隔離,對沒有假的人來說,就是一個潛在的風險,「一個月請五天,可能就是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薪水,蠻痛的。」

「小孩退貨照顧險」就在這樣生活經驗中誕生,只要是0~14歲的子女,因腸病毒、流感、 肺炎、登革熱等四種疾病,或是家長因此需要請假在家照顧,符合這兩種情況之一,都可以申請理賠,讓請假的父母多一分保障,而對雙薪家庭來說,父母輪流請假,兩人都可以理賠。

「用大家可以理解的生活情境去溝通,接受度就很高。」呂貴琮也因為這項保險產品,發現了許多有趣的反饋,跟許多保險產品不同,這是一項會延伸出許多個人經驗談的產品。舉例來說,有些人會認為「小孩退貨照顧險」保險公司應該賠死了,有一派意見則認為,停課的狀況根本不可能發生,保險公司會賺翻,這些都是在個人生活經驗影響下,所衍伸出來的判斷,呂貴琮認為:「是要讓大家意識到腸病毒請假,跟保險之間的連結。現在還有點在教育市場。」

懶人包講白話,反而是最大挑戰?

吉時保的創新主要是在產品、商業模式上的革新,而非底層應用了新科技技術,強調以簡單、易懂的界面,搭配大量圖文懶人包輔助,讓保險產品變得親近易懂。

而這,也就成為團隊最大的挑戰之一,呂貴琮解釋:「過去保險條款之所以寫得很難看懂,是因為要追求正確性,不願意也要這樣寫。」但為了讓消費者在有限的時間、頁面中理解產品,必須把文字盡可能白話描述,「白話又不要有文字上漏洞,其實很困難。」

呂貴琮以「車碰車車體險」舉例,若要白話說明去解釋,意思就是「這是保障你借來或租來的車,損毀所需要理賠的保險,只限定跟其他車輛對撞或碰撞的事故。」呂貴琮說:「只是為了簡便跟白話,要用這麼多字去解釋,有時反而會考驗消費者閱讀能力。」文字白話後,降低了精準度,就可能引起消費者各種的觀點解釋。

「傳統的寫法因為消費者看不懂,他就不會去挑戰你,當今天幾乎白話,就會開始挑語病,」呂貴琮說:「要解釋的越來越詳細,這是好的,也是跟消費者互相學習的過程。」

懶人包講白話,反而是最大挑戰?

吉時保的創新主要是在產品、商業模式上的革新,而非底層應用了新科技技術,強調以簡單、易懂的界面,搭配大量圖文懶人包輔助,讓保險產品變得親近易懂。

而這,也就成為團隊最大的挑戰之一,呂貴琮解釋:「過去保險條款之所以寫得很難看懂,是因為要追求正確性,不願意也要這樣寫。」但為了讓消費者在有限的時間、頁面中理解產品,必須把文字盡可能白話描述,「白話又不要有文字上漏洞,其實很困難。」

呂貴琮以「車碰車車體險」舉例,若要白話說明去解釋,意思就是「這是保障你借來或租來的車,損毀所需要理賠的保險,只限定跟其他車輛對撞或碰撞的事故。」呂貴琮說:「只是為了簡便跟白話,要用這麼多字去解釋,有時反而會考驗消費者閱讀能力。」文字白話後,降低了精準度,就可能引起消費者各種的觀點解釋。

「傳統的寫法因為消費者看不懂,他就不會去挑戰你,當今天幾乎白話,就會開始挑語病,」呂貴琮說:「要解釋的越來越詳細,這是好的,也是跟消費者互相學習的過程。」

台灣金管會將在今年七月發出兩張純網銀執照,像是LINE Financial集團,在日本市場就有推出保險服務,目前已有530萬用戶註冊。LINE財務長黃仁埈曾分享,民眾只需要五分鐘,就能在手機上完成購買保險。還設計腳踏車保險、單日駕駛保險,還有可以轉送給親朋好友的地震保險。

從鄺詠馨的角度看,他認為網銀只是一個Channel(頻道),「只是一個接觸到更多消費者傳播的管道,」會這麼說,是因為販售保險必須擁有特殊資格。根據金管會說法,第三方平台業者,必須取得保經、保代資格,並申請網路投保業務,「如果合作的頻道沒有資格,合作模式可能只是導流量,」但面對未來可能的合作機會,也都不排斥。

而下一波新類型的保險型態,鄺詠馨認為會更呼應當今的生活型態,「就是要快,可以透過手機載具隨時開關,」這類隨選隨用(on demend)的方式,已經在某些國家逐漸實現,而大眾市場關注的產品已經擁擠競爭,像「單日駕駛保險」、「腳踏車保險」、「小孩退貨照顧險」這類小眾市場,或許正是未來異軍突起的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