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投資理財 投資理財
2019-05-20 23:11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美中兩國在貿易議題上互不相讓,驅使國際資金前進高評級債券避風頭,投資級企業債券基金上周以89億美元資金流入,居主要債市吸金之冠,買氣連旺17周。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型產品經理黃奕栩表示,針對貿易談判引發短線投資不確定性,建議債券投資人不妨透過一高(高收益債)一低(美國複合收益債券)策略因應。若投資達一段時間,債券報酬率相對於股市更顯穩定。
黃奕栩分析,由於美中雙方爭議化解仍有待時間,政治目的的操作仍將上演,像是高收益債仍獲景氣增長環境加持,其收益率及波動度均優於於股市;此外,高收益債中長期勝率高,過去35年從未連續兩年下跌作收,且一旦報酬率由負翻正後,連續上漲動能強勁,往往出現短則二年、長則六年的連續正報酬。
不過,黃奕栩提醒投資人,環球高收益債券可投資標的多元,但多集中在美國高收益債券,因此,若挑選環球高收益型債券基金,就要挑美國純度較高者。
黃奕栩指出,相較於公債,低波動、高品質的美國複合收益債券,不但擁有較低的波動度,也能在股市下跌期間提供相對較好的到期收益率,提升投資組合下檔風險保護。再者,景氣擴張期間,政府公債面臨利率上揚的資本利損風險,投資級公司債除了原有較高收益率,還能受惠於獲利改善與信評上調的利差收斂效果。
安聯美國短年期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公債及投資級債雖受益於市場避險情緒較受追捧,但如果其價格持續超漲,則不宜追高,高收益債反而在此買價相對較低的時機,適合投資人進場;存續期愈短的債券受到市場波動衝擊程度愈小,故短年期高收益債券是此時投資人可考慮的優質收益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