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粉絲團
Face Book

首頁 最新消息 投資理財 投資理財

做對5件事 老了不怕沒錢花
發佈時間-2019/6/11

今周刊 林心怡 2019-06-05 13:34

在中華民國教育部裡,賴俊男或許是最懂理財學問的主管之一。自二○一三年擔任私校退撫儲金監理會執行祕書後,他隨時都得留意大環境的變化,沒完沒了地認真聽取專家建議,設法讓私校退撫的「自選投資」制度能夠與時俱進。

 

前陣子,賴俊男和他的團隊們,就聯手重新翻修了這套制度。

 

四月,修法過關,「私校退撫儲金自主投資平台」上的「預設選項」將有所改變。原本,在「保守」、「穩健」、「積極」的三類投資配置中,教職員若沒有自行選擇,會被直接歸類為保守型配置;明年一月起,預設選項變成「人生週期」方案,你若不自己挑,制度會根據你的年齡,算出保守、穩健、積極三者的理想分配比率,幫你把錢投入「適合你年齡」的投資組合。

 

不只如此,修法後,也容許已經退休的私校教職員可以繼續把錢留在這個投資平台,讓成員在退休後靠著適度投資繼續把錢放大,也避免「退休當下剛好遭遇市場黑天鵝」的風險。

 

不過,賴俊男其實想得更多更遠;「接著,我們打算調整『人生週期投資方案』的細節。」這部分,或許才是他這一次翻修制度最關鍵的核心工程。

 

調整人生週期方案

延後「股二債八」保命配置

 

按照現行的人生週期方案,一過三十一歲,資金就有兩成要放在「穩健型」投資,「這樣的配置,已經愈來愈難確保年輕教職員能累積足夠的退休金。」賴俊男在盤算的,其實是要重新定義投資理財的生命週期。

 

「我們打算,如果不到三十七歲,除非他有不同選擇,否則就會百分之百放在『積極型』投資。」此外,原本的人生週期投資方案,會在你五十六歲時,把資金全數轉進「股二債八」的保守型投資,而賴俊男也正思考把這個時間點延後至「六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