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投資理財 投資理財
鉅亨買基金2020/04/08 15:36
近期各類資產價格的波動程度都升高,並引起投資人大量買入或賣出特定資產。而為了保護廣大基金投資人,避免基金價格因此受到不公平的傷害,不少基金公司都宣布實施擺動定價。擺動定價究竟為何?又如何能夠保護長期投資人的權益?
賣出又買進,帶給投資人的額外成本

不管是股票或債券型基金,一檔基金必定都是由許多同類或不同類資產所組成(以美國公債基金為例,其中可能有 2 年期公債與 10 年期公債)。當基金經理人在買進或賣出基金組成資產時,勢必會面臨交易、稅賦與買賣價差等不同成本。假設 A 基金第一天面臨贖回、第二天面臨申購,基金經理人第一天只能被迫以較低的買價賣出持股,第二天再以賣價買回,一來一往就會造成基金淨值的減損(假設股價沒變化,買價與賣價分別為 10 元與 11 元,同樣 1 股一賣一買就損失 1 元)。若再加計交易費用與稅賦,損失可能更大,而此類損失便是長期投資人權益上的稀釋(基金淨值下跌並非因為所持有資產價格下跌造成)。
為了避免長期投資人權益遭稀釋,通常基金經理人都會保有一筆現金,並不會將所有資金都投入到該基金對應資產中。假設 A 基金同樣於第一日面臨贖回、第二日面臨申購,只要申購與贖回金額低於持有的現金金額,則經理人便不需要因此賣出或買進持股,基金淨值自然也不受到影響(沒有買進與賣出,交易手續費與稅賦同樣也可省下來)。
前段我們提及的現金,足以應付大部分情況下的基金申購與贖回。但在基金申購與贖回金額異常升高時,保有的現金就無法避免長期投資人的權益遭稀釋,經理人仍需賣出或買進持股,才能維持基金運作。假設 A 基金突然拋售 9 億元的資產來滿足贖回需求,但未來幾日 A 基金又獲得累積 9 億元的申購,一來一往間,此成本將反映在未來的基金淨值上,對買進並持有的長期投資人不公平。為了顧及選擇持有 A 基金投資人的權益,A 基金可把這一來一往的額外成本分攤到基金賣出時的淨值(以下圖為例,當贖回金額過大時,賣出淨值改採 17.9 元,而非實際的 18 元)。如此一來,成本就不只是持有的人要承擔,賣出者也會承擔(此成本反映於淨值中,並非基金公司或銷售通路收取)。
面臨大額申購與贖回時,擺動定價如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