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保險新聞 保險新聞
根據勞動部最新的職類別薪資調查統計發現,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每人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0,935元,但近年受到經濟大環境影響、今年又有疫情攪亂,可預見薪資成長走緩。我建議上班族應依照年資分為三個族群,再搭配專業的壽險專員意見,透過短中長期的規劃與投資,善用保險工具、儘早累積資產,讓每一塊錢都可以發揮最大的效果。
社會新鮮人進到職場的起薪低已經不是新聞,據勞動部調查發現,社會新鮮人的第一份工作月薪平均為27,583元。我認為新鮮人剛出社會時,對於財務規劃的重點就是「要有彈性」,金額可以調整,因為新鮮人可能會有職務變動、可能會換工作,所以彈性很重要,所以在出社會的第一個十年、大約在30歲前,要先求保障,透過保險的功能、不要造成家人的負擔,若有餘裕,會建議規劃投資型保單。尤其財務規劃的重要就是要至少達到抗通膨效果,大約可以抓2%,並且透過複利增值的效果,達到第一階段的目標,加上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薪資常常在3萬以內,如果可以撥出10%至20%做定期定額累積已足矣,我也會鼓勵年輕人多進修、把錢花在讓自己增值的地方。
當上班族已經成為職場的學長姐,也就是進入第八年、甚至是十年之後,我建議這時候可以針對醫療險的部分來補強,「像是實支實付醫療險、意外險都是不能少的」,而且這時候因為出社會一段時間、累積了一點資產,這時候可能大部分的人都要開始成立一個家庭,花費支出可能會增加,但也別忘記要開始進行退休規劃;這時候要以收入的10%至20%來補強醫療保險的部分,雖然要開始負擔家庭成員的其他費用,但還是要挪出10%至20%來進行退休規劃,這時候除了投資型保單之外,也會建議應該要加入美元保單規劃。
隨年齡增長,進到第二個十年,我覺得這時候就要依照每個人在不同責任期、要負擔的責任而有不同的規劃,「這時候可能逐漸可以承擔風險」,或許可以透過檢視保單的不足,去補強像是殘扶險、重大傷病險等。
而在第三個十年,責任逐步移轉,這時候就可以強化退休保障與規劃,以及實現夢想為主。我也提醒大家,不管在哪個世代,都要依照短中長期來做穩健的規劃,例如短期就應該以緊急預備金、醫療險為主,中期則是以定期定額投資的投資型保單為主,長期則是要以退休規劃,透過美元保單來妥善安排。(全球人壽榮耀營業處業務經理陳建賓口述,記者楊筱筠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