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保險新聞 保險新聞
台灣壽險滲透率達百分之十七點四八,連續十二年居全球之冠,顯示國人特別愛買保險,不過,保戶真的知道自己買的保險是什麼嗎?調查發現許多民眾「只在乎曾經擁有」,高達六成受訪者表示只有遭遇意外時,才會把保單拿出來看一看。理財專家建議,可把握三個時間點檢視「複習」保單,包括每年定期、家中成員增減以及保險制度重大變革,才能解決「買過就忘」的問題,買到真的適合自己的保險商品。
「一年交保費五十萬,為何身故也只能領五十萬?」資深理財專家說,實務經驗來看,就連很多高資產族群也不了解保單保障,等到發生意外,才知原來買的是儲蓄險,如果當初買的是壽險,理賠情況就不一樣。
他表示,定期檢視保單除了「複習」保障條件外,也可依個人條件變化增刪保單。檢視保單時,應當全家的保障一起檢查;尤其要注意當保險市場出現變革時,更要注意有無差別,有時保費差一點,保障卻差很多,但也不一定是「停售」的保險都比較好,新制也會有合適自己的保單。
「壽險滲透度」指的是保費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比率愈高代表民眾的保費支出對GDP的貢獻度愈高。富邦人壽委由市調公司東方線上執行「國人保單健檢大調查」,結果顯示,國人普遍對於自身保單內容「很不熟」,連六十分及格分數都不到。
儘管超過七成的受訪者持有壽險、醫療險、意外險,但對險種了解程度卻全數不及格;在不了解之餘,更沒有定期檢視保單的習慣,每兩個人就有一人沒有做好年度保單檢視工作(百分之五十八點三),更有高達百分之六十點三的受訪者表示,只有在遭遇意外的時候,才會想要把保單拿出來看一看,往往風險已經發生。
保險保障需求可分為壽險、醫療、意外、長照、養老等五大面向。調查顯示,近八成受訪者(百分之七十九點八)認為意外保障最需要,但對該保障內容的瞭解程度卻是最低、不及格,只有四十七點五分,提醒民眾善用定期檢視保單的機會,更清楚掌握已有的保障內容。
富邦人壽建議,可將保單檢視分為例行性與彈性體檢,例行性體檢即是於固定時間全面清點保單內容,可選在每年年底或周年紀念日、生日才不會容易遺忘,而彈性體檢則是在結婚、生子等人生特定事件發生前即時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