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投資理財 投資理財
鉅亨買基金2020/07/27 10:13
率先收復今年以來失土後,生技類股今年以來上漲 21.33%,漲幅略高於資訊科技類股的 20.48%。看到生技類股的強勢表現後,生技基金也再度成為市場寵兒。但生技類股與題材很相似的醫療保健類股究竟差在哪?該如何挑選?

醫療保健類股與生技類股都與藥廠有關,也都會受惠於全球老年人口增加帶來的藥物需求。若仔細拆分兩者持股,可發現醫療保健類股持股較分散,與藥物相關的生技及製藥只有 45.5%,醫療設備及裝置製造與醫療保健設施及服務分別佔了 34.2% 與 19.6%,手術設備、老人照護與醫療保險等也都在主要經營範圍內。相較於醫療保健類股的分散性,生技類股呈現高度集中,91.5% 持股都是生技及製藥公司,對藥物價格敏感程度較高。
除了子產業差別外,兩者另外一個主要差異為公司規模大小。由於醫療保健類股組成較多傳統的大藥廠(輝瑞、默克),因此,超大型公司與大型公司佔比分別高達 57.2% 與 41.6%(兩者平均市值分別為 2,207 與 524 億美元);生技類股則有更多比重在中型與小型公司(兩者平均市值分別為 53 與 12 億美元),股價更容易受到單一藥物開發順利影響而大漲。以近 5 年營收成長來看,醫療保健與生技類股年增率分別為 9% 與 18.1%,偏好穩健成長的可以選醫療保健類股,喜好爆發力強勁的則挑生技類股。


集中度較高、公司規模較小,生技類股股價爆發力應高於醫療保健類股。從 1993 年以來,生技類股滾動 1 年與 3 年報酬率分別為 17.3% 與 13.8%,雙雙高於醫療保健類股。生技類股看似全面勝出,但生技類股的優勢來自於高波動(此處以標準差來衡量波動),滾動 1 年標準差比醫療保健類股高出近一倍。以醫療保健類股與生技類股雙雙下跌期間為例,醫療保健類股與生技類股平均 1 年跌幅為 12% 與 21%,醫療保健類股跌幅小於生技類股的機率為 69%。若同時考量報酬率與標準差,醫療保健類股與生技類股滾動 1 年的報酬率 / 標準差分別為 0.68 與 0.49,醫療保健類股可以在同樣波動的情形下,提供更多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