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投資理財 投資理財
鉅亨網新聞中心2020/12/16 14:00
【施羅德環球氣候變化策略三】
施羅德環球氣候變化策略基金產品經理林良軍表示, 即將要告別 2020 年了,這個股債市表現如同雲霄飛車般表現的一年。相信大多數投資機構對 2021 年,皆持有較為樂觀的看法,但我們相信,在投資個別產業以及企業上,必須更為精挑細選,因為過去受惠低利、政策支撐的金融市場,效應會慢慢降低。贏家和輸家,在 2021 年輪廓恐怕會更為清晰。
而「氣候變化投資」所涵蓋的產業以及企業,今年表現亮眼。「法規頒布」以及「消費需求」是兩大推力,還有是三大主題蔚為潮流,有市場、也有話題,預期會是投資人持續聚焦的標的。
控制升溫 2°C 所帶來的三大投資趨勢
根據《巴黎協定》,全球須將升溫控制在 2°C 內,因此施羅德投資集團的推估,2030 年前全球碳排放量必須較 2010 年減少 33%,才能控制升溫不超過 2°C。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全球每年需投入 2 兆美元的金額,相當於全球股市的 15%,這也進一步創造三大投資主題。
第一個主題是電氣化。全球再生能源成本持續下降,有三分之二地區的風電和太陽能已成為最便宜的能源來源。加上儲能的成本亦下滑,促使再生能源邁入「近全時供電」(near firm)的新階段。1900 年代能源從生質燃料轉向煤炭,1960 年代則從煤炭轉向石油和天然氣,目前能源系統的結構性轉變才剛開始,正是投資能源轉型的絕佳時機。
隨著能源系統結構轉變而來的,是全球電動車銷售量料將明顯成長,由此衍生對相關電力、電池和電子零件的龐大新需求。各國已經制定全面淘汰傳統燃油車的目標(資料來源:彭博新能源財經、國際能源署、電子工業聯盟、施羅德,2020 年 6 月 30 日),最快的挪威,將在 5 年後全面淘汰傳統燃油車。一旦電動車普及,未來石油的需求量將遞減、電動車的電力需求量則會大增。因此,能源轉型的價值鏈投資機會無所不在,從潔淨能源生產、能源輸速與配送、儲能到電動運輸基礎設施,不一而足。
此外,歐盟的綠色新政已然成形,7500 億歐元的振興方案聚焦於修復經濟與能源轉型,包括擴大儲能、綠色氫能與碳捕捉及封存,有利於電解、燃料電池、儲能電池等產業;歐盟也提議設置 100 萬個電動車充電站,以鼓勵民間採用,屆時電動車供應鏈、電力設備也將受惠。另外還預計擴大離岸風電,並加強與能源系統的整合,有利於風力發電供應鏈、電纜、公用事業與網絡等,這些綠色措施皆是朝向電氣化進階發展。
第二項主題則是氫能 (hydrogen) 技術來臨。去碳化所需成本愈來愈高,農業、航空、船運、重工業等都需要電力以外的替代方案,氫是運輸及工業去碳化不可或缺的要素。因為相較於其他技術,氫能可以應用在更多領域,像是使用燃料電池的車輛、透過壓縮進行每日儲能等等。在綠色氫能成本持續下滑之下,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資料來源:彭博新能源財經,2019 年 8 月。國際再生能源總署,2018 年 9 月)。全球氫能協會預估,到 2050 年氫能可能佔最終能源需求的 18%,整體潛在市場總值約為 2.5 兆美元。
第三個主題為永續消費。不管是能源或是非能源部門,都在著手減碳,而光農業在 2050 年之前就會將全球的「碳預算」使用完畢,因為從土地使用改變、農場到加工處理、交通運輸、零售等,都會造成碳排放。為了達到減碳,替代蛋白質成為新契機。替代蛋白質目前在全球肉品產業佔比不到 1%,如果比較植物性漢堡以及牛肉漢堡,植物性漢堡能減少用水量 99%、減少土地使用 93%、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 90%、減少耗能 99%(資料來源:Beyond Meat, 巴克萊預估,2020 年)。一旦植物性蛋白質達到和植物性奶類近似的市佔率,施羅德投資集團預估,10 年後市值將達 1400 億美元,是目前(140 億美元)的 10 倍。
總結來說,對於氣候變化投資而言,2021 年至關重要,能源與運輸業去碳化已經開始,氫能將躍升為主要的去碳化課題,永續飲食和時尚則具備龐大潛能驅動投資與變革。而這三大主題,都會是氣候變化投資的主要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