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粉絲團
Face Book

首頁 最新消息 保險新聞 保險新聞

商業保險≠社會福利 業者憂無限上綱
發佈時間-2017/5/7

商業保險≠社會福利 業者憂無限上綱

 
/台北報導

為了照顧弱勢族群,金管會推動微型保單,為了增加國人基本保障及因應老年化社會,因此有小額終老保單,回應立委要求關心身心障礙者,因此鼓勵保險業者多承保身心障礙者,若不承保者必須要有正式書面回應,壽險業者在「回饋社會」之餘,也擔心無限上綱,把商業保險當成社會福利。

壽險業者表示,例如現在憂鬱症等精神疾病是沒有保單可承保,被保險人對於相關病史都要誠實告知,否則帶病投保被發現,保險公司可訴求保單無效。

近來即有團體要推動愛滋病(AIDS)專屬醫療險保單,這種即是違背帶病投保的原則,即是確定罹患AIDS或屬高危險群才投保的醫療險保單;亦有重度腦性麻痺,幾乎都是臥床者要求投保壽險,不接受壽險公司拒保。

業者表示,商業保險並不等於社會福利,也不是為了提供弱勢族群經濟補助,商業保險是依據危險承擔、大數法則,去提供被保險人保障,例如終身壽險是依據死亡率不同,活得久的被保險人,多繳保費,去承擔早逝者的理賠風險,但有多少被保人會提早身故是不確定的。

同時風險越高的人,付的保費也相對較高,例如年紀較大者保費一定比年紀輕者高,因為中老年人的身故風險一般會比青少年高;職業風險高者,例如工廠工作者在意外險的保費也會比坐辦公桌者高,這就是商業保險的原理。

但若已是確定會理賠、亦或是承保風險無法估算的保單,一般不是保費超級貴,就是不可有公司推出,例如已確定罹患AIDS者的醫療險,亦或重病患者要投保壽險,即可預估一定會理賠,且理賠風險無法確定,憂鬱症則是無法確定真實患病或是假冒患者,無法有客觀的判斷或測量方式,一般壽險公司都不會承保。

(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