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投資理財 投資理財
2017-06-26 00:03 經濟日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投信業者狂發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及目標到期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投資人選擇上有何差異?法人表示,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申贖自由、投資標的較多元、債券幣別選擇也多,至於目標到期債券則具有成本較低、周轉率低的優點,且較不受利率政策影響,持有到期將保證收益,發揮債券到期還本的特質。
投信業者指出,兩類基金的投資人訴求並不同。目標到期的投資人可能有保險需求,加上手中有閒置資金,短期不需使用到該筆資金,對於報酬訴求講求安穩為主;而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可囊括不同天期的債券,選擇範圍較多元,彈性比較大,區域也較廣,挑選債券種類也較多元,一般而言,殖利率會高一些。
相較新興市場債券在閉鎖期後,可以隨時申購與贖回,目標到期債券基金的特點之一正是申購限制。募集天數均兩周左右,上市後就不再提供投資人申購,雖中途可贖回,不過贖回後不能再申購,規定較不自由,但目標到期債券基金相較而言,具有低周轉、低成本的優勢,經理人可100%完全投資,不需擔憂投資人不定期贖回,需保留現金等問題。
此外,目標到期債券基金還有一項特點是:提前贖回需多繳2%費用。為讓投資人盡量遵守持有到期的承諾,如想提前贖回,要繳約2%的費用,主因提前解約影響既有投資人權益,多繳的2%費用將全數納入基金資產,且反映於淨值中,等於直接回饋給既有投資人。
最後,特點之三,考量穩定性,標的多以新興市場美元債為主。中國信託投信投資長林瑞瑤分析說,債券地區不同、類型也不同,可分成主權債、公司債等,部分基金更會納入高收益債增加報酬。選擇上,建議保守型投資人可優選風險更低的主權債類型;較重視收益者,可優選納入公司債與高收益債相關標的。
每年投信界均有流行基金類型,去年流行多元組合基金,今年盛行目標到期債券基金。之前目標到期型債券基金僅流行於法人圈,最近觀察到,一般投資人也有需求,引發投信業者募集潮,共有八家投信業者投入。
去年施羅德4年到期主權債券基金募得38億、宏利3年到期亞洲新興債券基金約10億,今年施羅德又推6年到期主權債基金約40億元,華南永昌吸金4億元。中國信託、元大、新光、景順、華頓等投信也躍躍欲試。
投資前…先檢視年份
目標到期債券基金去年施羅德投信首發以來,目前已募集與待募集產品迅速擴增至11檔。琳瑯滿目的產品該怎麼選?基金專家建議,首先可檢視年份,此類基金主要分6年與4年期,其中6年期多與保單扣連,即附帶保險服務,4年期因天期較短較能承擔利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