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投資理財 投資理財
升息與通膨壓抑股市多頭氣勢,但生技股也無法幸免於難,但保德信投信表示,從歷史經驗來看,從 2021 至 2022 年期間,生技股修正幅度已達近 20 年最大,顯示未來下檔空間有限,若能搭配具有防禦性質的醫療類股,更能增添未來掌握市場彈升的契機。
PGIM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指出,自從 2000 年以來生技類股共出現過 4 次超過 30% 的回檔,除了 2000 年與 2015 年下跌是與產業面相關,2018 年與本次的拉回都是受到外部風險因素拖累,實質上醫療生技產業的創新能力不減反增。
從財報數據來看,具有長期成長趨勢的主要產業相比,醫療產業目前已公布的第一季財報表現最佳,營收年成長率 13.7%,淨利年成長率 9.9%,營收獲利優於預期的比例超過 8 成
江宜虔表示,在市場投資氣氛悲觀影響下,目前美國中小型生技指數 XBI 的股價評估,已接近歷史低點,然醫療產業結合新技術及 AI 應用,將可加速新藥開發並大幅降低研發成本,挹注長期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