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保險新聞 保險新聞
工商時報 魏喬怡 2022.06.06
畢業季將至,數萬名社會新鮮人即將進入職場。全球人壽6日提醒,初入職場的新鮮人對於風險承擔能力較低,建議可按部就班從三階段做足保險保障,為人生打好基礎。可從「意外險、意外醫療險、定期壽險」先著手打好基礎,然後進一步檢視自己有關住院日額給付型與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的保障額度與需求,最後再回顧是否有家族疾病史,如重大傷病險、癌症險、長期照護險等,補足自身風險較高的區塊。
全球人壽表示,初入職場的新鮮人多半是仰賴父母過去幫忙建構的保險保障,或是投保意外險、旅平險等短效期險種,較缺少長期保險規劃。不少年輕人聽聞「保險」兩字,會帶有一些負面觀感,這也導致初入職場的新鮮人普遍缺乏保險觀念。全球人壽建議,新鮮人必須及早培養保險保障意識,無論是「保險小白」或是已經擁有第一張保單,都要應當先瞭解現階段自己保險的需求在哪,並及早補足風險缺口。
新鮮人至少要準備好「意外險及意外醫療險」,協助降低事故發生時對自身或家庭的經濟負擔。另外也建議投保定期壽險,利用定期險低保費的特性,陪伴新鮮人度過薪資尚未成長的時期,先求有再求好,待未來有餘力時再補足缺乏的部分。
在醫療保障方面,至少要準備「住院日額型、實支實付型」兩大醫療險,透過兩者相互配合,方能減輕就醫時的費用負擔,而醫療險的保障額度也要依照個人經濟能力逐步提升,才能為人生不同時期做好因應準備。
透過前面兩階段建立好自身基礎的風險保障後,全球人壽建議新鮮人也應檢視家族疾病史,並建立投保的優先順序。如家中有癌症史、三高史等,就可依照風險較高的醫療需求做相對應的規劃。另外也應檢視保險保障額度是否充足,「保險不是買最低額就好,而是要買足夠、需要時用得到」,要從各層面滿足自身的保險保障。
全球人壽指出,許多初入職場的新鮮人未能即時準備足夠的保險保障,一方面是受限於薪資因素,另方面則是因為過去多為父母協助投保,自身缺乏「保險保障意識」。建議新鮮人要多加思考「如果發生風險時,目前哪些醫療保障是足夠的、可以接受這樣的醫療保障嗎?」,在自己具備基本的風險意識後,才能以正確的觀念檢視自己的保險保障需求並做好保障規劃,進而降低未來財務上的風險,提早鋪好未來人生的康莊大道。
| 險種 | 建議 | |
| 基礎型 |
意外險 意外醫療險 定期壽險 |
.新鮮人外出風險高,透過意外險降低風險的影響 .定期險保費低,適度投保以度過薪資成長期 |
| 進階型 |
住院日額型醫療險 實支實付型醫療險 |
.年輕人體況佳,及早投保最有利 .透過醫療險,分擔就醫時健保不給付的花費 .住院日額、實支實付相搭配,滿足醫療費用負擔 |
| 成熟型 |
癌症險 重大傷病險 長期照護險 |
.回顧家族疾病史,建立相對應保險保障 .檢視自身保險保障額度,補足缺乏或額度不足的部分 |
資料來源:全球人壽、製表:魏喬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