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粉絲團
Face Book

首頁 最新消息 保險新聞 保險新聞

真的需要嗎?單身女性唯一該買的是這種保險
發佈時間-2023/1/11

經濟日報 2023/01/11 03:30:43 幸福文化 作者: 大竹乃梨子


我在接受一些需要重新規劃家庭支出的諮詢時,經常會遇到投保多份保險的女性。

有時是被保險業務員說服,有時是在雜誌或別的地方看到「必買保險」的宣傳,不知不覺就購買了多個保險,甚至到了自己都數不完的程度。看到這裡,或許有的讀者已經猜到接下來我要說的內容了。

雖然都統稱為保險,但保險有很多種類,依用途大致分為以下三類:

①用於因傷病導致的住院、治療的醫療保險;

②死亡保險,或是綜合以上情形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③以獲取養老金為目的的儲蓄險。

對於30 歲左右的女性來說,如果妳已經開始實施習慣24中提到的儲蓄計劃,那就不需要再投保上述第三項以存養老金為目的的保險了,可以考慮從儲蓄和保險中選擇一種即可。

如果選擇保險,在決定保額時,最好以自己能滿意地生活的金額為基準來進行計算。

其次,是人壽保險中的死亡保險,這是保證支撐基本家庭開銷的最主要收入不中斷的一種保險。

但這對於不需要撫養長輩和孩子的單身女性來說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接著就是第一項所說的關於傷病的醫療險。

如果說有一種保險既適合未婚女性也適合已婚女性的話,醫療保險就是不二選擇,選擇每個小額的類型就可以。

然而有一點需要注意。

很多保險公司會以「生病受傷時,如果沒有保險給付就很可惜」為理由,而增加各種附屬保障。

比如保障當日入院、出院或往返醫院的費用,或是每五年給一筆金額⋯等,保險公司為了收取保費會用各種方式積極地降低領取保險金的門檻⋯但是,冷靜地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領取保險金的門檻逐漸下調,保險費反而年年上漲。

醫療保險原本是一種保障工具,於傷病時支付自己無力支付的費用。

我們基本上都擁有支付當天住院和就診費用的能力,所以,除去這層附屬保障,把保險費用降下來才是上策。

我們應該提前了解,健保適用的醫療有一種高額療養費制度。

即使每個月的治療費高達好幾萬日幣,通過這種制度自己只需承擔5 千日幣左右(不適用差額床位費與用餐費用,個人承擔費用的上限因年收入而異)。

不過,對於個人能力無法支付的款項就需要額外保障。

我推薦大家積極選擇能保障癌症診斷和接受先進醫療的保險。

每月只需要低成本就能為保險增加保障先進醫療的功能。

發生意外時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給付,比較划算。

相比於儲蓄存款,保險的優勢是從保險生效日起就已經載明了預期金額。

儲蓄存款是不斷累積以備不時之需,而保險則是不論已經投入多少金額,一旦遇到突發情況時就能獲得一筆相對應保額的給付。

如果你認為保險是「自己無力支付費用的保障工具」,那麼在自己的儲蓄存款足以應對預設風險,或是存款已經足夠的時候,就可以退保了。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退保太吃虧了」,但如果想要不受到無用資訊的影響,與金錢和平共處,自然而然地就會選擇退保,請大家根據自身情況,認真考慮一下保險的事情。


本文摘自幸福文化出版的《 高財商女子養成術:26個生活小習慣培養理財意識,讓你擁有富人思維! 》

文章出處: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040/690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