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投資理財 投資理財
工商時報 呂清郎/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在即將赴立院業務報告的書面資料傳授匯率避險四招,被解讀為未來新台幣波動可能加大、升值取代升息意味重、廠商未來只能「靠自己」。交易員指出,央行要出口商注意避險,暗示新台幣應該還有升值空間,更可說已明示匯率將由市場「供需決定」,出口商看來只能自多福。
外匯交易員認為,預料央行短期不會出手干預,畢竟因原物料價格上漲,可能引發輸入性通膨要面對,但經濟復甦現況,又還未到達跟進美國聯準會(Fed)升息的水準,以升值來代替升息應是目前的方向。
尤其,時序即將進入第二季,又是美國財政部半年一次發布匯率報告,預料仍將在4月份發布;外匯交易員強調,14A前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卸任前好不容易才讓台灣從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中去除,楊金龍當然會力保成果,免於再被列入觀察名單的可能,更代表接下來出口商要認真避險。
新台幣14日收在29.257元,微跌0.5分,終結連兩個交易日升勢,總成交量11.535億美元;外匯交易員表示,外資經過前一個交易日大買台股,激勵台股大漲近百點,昨(14)日又轉為大賣,顯示欠缺明確的方向,但賣股匯出資金,消化出口商拋匯,使得新台幣升勢受阻,尾盤並且意外轉貶。
外匯交易員指出,其實美元受到美國國務卿遭解職消息的效應,原本的上揚走勢立即熄火,主要亞幣也紛紛反彈,新台幣也應該是偏升格局,但結果終場獨收貶,更成為最弱亞幣。
統計14日主要亞幣以泰銖上漲0.42%最強,其次是日圓升值0.35%,星元及韓元各走揚0.29%及0.27%,人民幣也升值0.21%,印尼盾與馬元也小漲逾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