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2025/04/06 工商時報 孫彬訓
許多民眾手上滿滿保單,但保單的保障內容皆不同,需要時時檢視跟調整,才能有最佳保障。業者建議,可先檢視個人及家庭的責任保障額度是否充足,優先規劃高保障倍數保單,可滿足保障額度、資產保全及傳承需求等需求。
臺銀人壽建議民眾可定期保單健檢,有助於確保保險保障能隨著時間及生活型態不同調整。
其中,近年國人保險意識抬頭,在人生不同階段中無論是結婚、生子、買車、買房、出國旅行等不免需要購買保單,加上科技及各類行銷方式蓬勃發展,保險購買通路更為多元,但國人常在購買保單後卻又無心理會,花費大量的金錢卻在理賠的時候發現無法給付。
華南銀行分析,建議民眾於每年檢視自身所面臨的風險是否增加,如新購房屋、成婚生子、準備退休或體況等,進而規劃所需要的人壽、年金、傷害或健康險,若在預算有限下,建議拉長繳費年期,創造較高的保障額度,於保險事故發生時有足夠的保險給付,減緩對於個人或家庭的經濟衝擊,建議民眾可依個人需求配置高倍數保障、儲蓄現金流、投資型或醫療傷害等保險商品。
彰化銀行強調,客戶在購買保單時,應先詳細評估自身資產以及已經購買的商品情形,並依據保單健檢了解保險缺口,目前壽險最受消費者歡迎商品為壽險高倍數保障型商品,其次為金流型商品,含傳統、還本及分紅保單,民眾可判斷自身重視內容規劃保單。
第一銀行指出,如有保費經濟考量,也可以先利用保費較低的小額終老保險補足保障缺口,可透過銀行網路投保小額終老保險同時附加一年期傷害保險附約,投保手續方便快速,可享有完整保障。
臺銀人壽建議,保單健檢過程有不理解之處,建議諮詢專業顧問,了解是否有調整或可優化之處。依據人生不同的階段規劃調整,才能讓保險提供安心保障。每個人生階段都意味角色有重大轉變,保單應跟隨著人生成長而調整,民眾該針對不同階段調整保單,讓保險成為自己與最愛的家人重要後盾。
對於社會新鮮人來說,因為薪資收入少保險規劃可先以定期傷害險及醫療、傷害實支實付開始,建議至少以定期傷害保額200萬元、實支實付傷害3萬元、醫療實支實付5萬元,作為基礎保險額度,往後薪資增加或成家立業再逐步增加,並以終身型商品為主。
若人生階段進入中壯年時期,多為家庭經濟支柱,身分轉變帶來更大的家庭責任,加上薪資條件已允許及須開始考慮退休需求,此時增加終身型商品如長照險、重大疾病、終身壽險等有其必要。另這階段通常已有購屋需求,一般在購屋時除了強制規定的火險、地震險外,以人作為風險單位的房貸型壽險重要卻容易被忽略。家庭經濟支柱遭遇風險時,房貸型壽險以其保障代替家人償還貸款,避免造成家人負擔。
文章出處: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406000180-260205?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