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 00:53:01 經濟日報 陳國揚
為讓醫療險回歸「損害填補」本質,金管會推動的實支實付醫療險新制,已於去年10月上路,讓副本理賠走入歷史。許多保險公司已調整產品設計,新型實支實付醫療險開始朝向「不保證續保」機制。因此選購保單時,需特別留意續保條款,充分評估保障穩定性,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產品,確保長期醫療保障無虞。
面對實支實付新制與新商品,國人在規劃保險時,應考量三大重點,第一,一次買足保障額度:根據新制規定,實支實付醫療險理賠需提供正本收據,若投保兩張以上住院醫療保險,需先向第一家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並取得「差額證明書」及收據影本後,再向第二家申請餘額理賠。為簡化理賠流程,建議選擇一家保險公司,一次性購足所需保障額度,避免申請差額理賠的繁瑣程序,也能降低未來可能面臨保障缺口的風險。
額度方面,因實支實付醫療險可涵蓋非健保給付的高額醫療費用,為確保充足保障,建議「住院醫療費用保險金」(即醫療雜費部分)額度至少20萬元,若預算允許提升至30萬元將更充裕。
第二,留意續保問題:實支實付醫療險多為一年期的附約商品,應優先考量續保年限較長且具保證續保機制的產品,以確保未來健康狀況惡化後仍能續保。同時,需留意保單的最高續保年齡,避免因年齡限制導致保障中斷,然而,一年期保險商品的保費通常隨年齡增加逐年上漲,選購時應特別注意費率變化。
市場趨勢顯示「不保證續保」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可能成為未來主流,為降低高齡階段保障中斷的風險,可考慮具備高齡實支實付機制的終身醫療險,例如「新光人壽實全實美醫療終身健康保險」,75歲前提供日額型保障,76歲後轉為實支實付模式,保障至終身,能有效因應高齡醫療費用攀升,並解決續保問題。
第三,全面升級醫療保障:隨著實支實付新制上路,申請理賠需提供收據正本。同時,住院期間的開支不僅包括醫療費用,還可能涉及收入損失。若預算允許,建議搭配其他類型醫療險,包括自負額實支實付醫療險、住院日額醫療險,或癌症險及重大傷病險等一次性給付型保險,提升保障層級,享受更高品質治療並有效彌補經濟損失。最重要的是,務必要妥善規劃保險組合,才能讓醫療保障更全面更安心。
(本文由新光人壽副總經理陳國揚提供,記者戴玉翔採訪整理)
文章出處: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2377/867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