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2025/05/09 工商時報 孫彬訓
近期市場雜音多,投信法人指出,在關稅議題未明朗前,市場仍是大幅震盪的格局,建議優先布局多重資產。
台新收益領航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謝夢蘭表示,市場熱議2025年美債到期規模9兆美元、6月份到期規模達6兆美元,但實際償付壓力並不如報導中嚴重。到期美債核心組成部分是短期國庫券,關鍵的中長期附息國債到期規模反而呈現下降趨勢,2025年甚至低於2023年和2024年的水平。短期國庫券主要持有者為貨幣基金等機構,對長端利率影響有限。
後續金融市場能否止穩,將觀察各國與川普政府的協商進程,如能與川普政府達成一定的協議,則對等關稅的衝擊可望降低,風險性資產也能避免持續下探。但關稅議題未明朗前,市場仍將大幅震盪,建議優先布局多重資產,運用股債彈性調配,搭配避險另類資產如黃金,發揮隨漲抗跌優勢。
合庫AI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延任認為,雖政治風險升溫,但從基本面觀察,全球經濟仍具韌性。根據最近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包括美國、歐元區與台灣在內多數主要經濟體仍維持在景氣擴張區間,顯示企業活動尚稱穩健。
在聯準會政策方面,隨通膨黏性升高與勞動市場仍具韌性,市場對6月降息的預期已顯著下修,目前市場預估6月降息機率已降至約37%,市場對聯準會政策走向仍存高度不確定性,未來仍須密切關注未來數月的CPI與就業數據變化。
目前總體經濟風險尚屬可控,全球經濟未見明顯衰退訊號,在多空因素交錯之下,投資應採取動態資產配置策略,掌握AI與科技創新主題,同時兼顧防禦型資產,因應可能的政策變化與市場震盪。
凱基實質收息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葉菀婷指出,擔心景氣放緩的投資人,可以透過涵蓋基礎建設、不動產等族群的多重資產基金,運用分散配置,來降低資產波動的可能性。
野村投信投資長俞鼎基強調,政策面不確定性仍高,預期第二季美股仍較為波動,看好歐股、日股以及印度股市。
文章出處: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509000408-260208?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