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8 00:41 經濟日報/ 記者 戴玉翔/台北報導
我國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截至2025年5月底止,平均投保率為39.03%,顯示仍有超過六成民眾尚未投保。而當前產險公司所販售的地震險主要有四種,分別為地震基本險、超額地震險、擴大地震險與輕損地震險,保障內容皆有所不同。
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屬地震頻繁的地區,但根據統計,我國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截至2025年5月底止,以全國戶數943.7萬戶計,投保率約39.03%,顯示仍有超過六成民眾尚未投保。
當前產險公司所販售的地震險主要有四種,地震基本險原先只針對全損(即全倒或半倒)時才有理賠,且理賠不包含房屋龜裂損毀、裝潢或屋內動產的損失。全台保費不分區單一費率年繳保費1,350元,保額最高150萬元及臨時住宿費用20萬元。但自今年7月15日起,只要被張貼「紅色危險標誌」者(紅單),每一保險標的物將可依最新辦法申請臨時住宿費用10萬元,在保險期間內臨時住宿費用合計最高20萬元。
對於造價較高的房屋,就可加保「超額地震險」,將理賠金額從150萬元拉高至300萬元甚至更高,但同樣只針對全損(即全倒或半倒)時才有理賠。
擴大地震險理賠條件則不受建築物半倒或全倒的限制,且動產、不動產毀損都理賠,同時含有清除費用及臨時住宿費,所以保費較高;輕損地震險則可理賠屋內的物品、裝潢及家具受損,通常以實支實付的方式獲得理賠。
另外,產險業者提醒民眾投保地震險需留意三大關鍵,第一,僅承保民宅,且每一門牌僅能投保一張,重複投保或超額投保部分皆無法獲得理賠;第二,地震險保額是按照「台灣住宅類建築造價參考表」計算;第三,地震基本險優先償還房貸,即保險公司會先將保額的60%優先理賠給銀行。
文章出處:https://udn.com/news/story/7239/894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