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粉絲團
Face Book

首頁 最新消息 保險新聞 保險新聞

專家教你保/青壯族醫療保障 分階段規劃
發佈時間-2025/10/14

2025/10/07 00:45:38 經濟日報 鄭宇珊


國家發展委員會最新人口推估,2025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突破20%,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全球長壽研究權威專家也表示,近一個世紀人類平均餘命每十年就增長2至3歲,長壽已成趨勢,但國健署資料指出,國人平均餘命雖逾80歲,不健康餘命卻長達8.4年,意即多數人晚年將面臨長期醫療與照護的挑戰,如何「好好變老、安心養老」已成為全民必修課題。

「健康和保障要同時打底,保險不是等出事時才重視。」凱基人壽業務主任鄭宇珊特別提醒20-30歲的年輕族群,雖然初入職場正在適應工作環境,收入有限,但開始對人生基本的風險規劃產生興趣,這群社會新鮮人反而成為最愛討論保險規劃的族群;30至40歲的壯年族群,多數已有基本醫療險,但因人生階段不同,可能會逐漸意識到既有保單的保障缺口而想加強保障,可趁有穩定收入時,依自己的生活型態及經濟能力定期檢視,依自身需求及早強化保障規劃,轉嫁人生未知的風險。鄭宇珊針對這兩大族群,提出下列投保重點:

20至30歲「年輕族群」,優先建議投保「重大傷病險」、「防癌險」:事業剛起步,積蓄有限,若不幸罹患重大傷病,容易陷入財務困境。建議應以一次性給付的保障,如:重大傷病險、防癌險為優先,轉嫁未來可能的龐大醫療費用。另外若預算足夠,可趁年輕時投保保障終身的手術險及實支實付醫療險,善用年輕的優勢,保費相對較低,也符合年輕人喜歡CP值高的商品,提前為未來做好準備。

30至40歲「壯年族群」,勿忘投保「長照險」,補強既有保障:事業成長期,除了可能面臨長輩照護壓力,自我身體可能也開始有些小狀況,30歲左右來不及投保,40歲務必規劃長照險,轉嫁未來生活無法自理的風險。另外,隨著醫療技術進步,部分新型手術、自費藥物可能尚未列入健保支付項目,若不想增加家人負擔,建議可補強防癌險、重大傷病險的保障額度,以及提高自負額實支實付醫療險保障,預算許可,可再補足手術險,拉高保障。

至於保費與保額怎麼抓?鄭宇珊建議,保額設定以年收入十倍為原則,年繳保費控制在年收入的十分之一以內,才能在保障與生活之間取得財務平衡。她也提醒,每隔三到五年應定期檢視保單,依人生階段調整保障內容。保險不是「一次到位」的任務,而是陪伴人生不同階段的風險管理工具。

(本文由凱基人壽台南通訊處業務主任鄭宇珊提供,記者黃登榆採訪整理)



文章出處: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2377/9053320?from=edn_subcatelist_c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