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投資理財 投資理財
2018-06-11 00:03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義大利政局不穩暫告一段落,但巴西罷工及貨幣疲軟,以及全球貿易戰甚囂塵上等隱憂,讓近期股市波動加劇。
法人認為,雖然美國企業第1季財報表現亮眼,基本面對於股市有一定的支持,隨著聯準會(Fed)和其他央行逐步縮緊貨幣政策,股市未來報酬率預估可能趨於保守,建議投資人持續擁抱配置「股多於債」的多元資產型基金。
不過,反觀歐元區PMI走低,同時第1季GDP終值從去年第4季2.8%成長降至2.5%,多空消息交雜下,全球股市高檔盤整,近一月MSCI世界指數漲幅接近2%。
歐陽渭棠指出,亮麗的美國經濟數據、以及市場風險趨避意識在義大利順利組閣後降溫,使美國與德國債券殖利率下檔有撐,但在全球經濟成長趨勢維持的情況之下,資產配置仍會偏好股票優於債券。
不過考慮到後續金融市場波動度將上升,因此在操盤上,將依各國股市評價進行股票加碼或持平配置。
債券方面,因未來利率上行風險仍偏高,因此相對減碼。
歐陽渭棠提醒,最近義大利政壇危機一度發酵、巴西、阿根廷、土耳其等新興市場形勢惡化,打壓全球股市風險偏好,不過「川金會」風波可能將在12日後有所平息,建議穩健型投資人可待政經情勢明朗後,伺機布局多元資產型基金,擁抱股、債、原物料,藉此掌握股市的成長性,同時降低波動。
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產品經理胡韡耀表示,第2季以來,全球市場波動的確較為明顯,且隨Fed消息和通膨預期等干擾,美國公債指數也隨之起伏,連帶影響股債表現。
然而,透過多重資產廣納股債的配置,加上將投資時間拉長來看,都可以發現,市場波動反而是進場布局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