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投資理財 投資理財
2018-06-12 00:02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國際雜音淡去,外資上周明顯重新擁抱亞洲股市,台股成為最愛,獲買超8.4億美元最多,是20周以來新高,其次是印度的3.9億美元、南韓的2.6億美元,其他則都是賣超。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產品經理張致寧表示,亞洲股市歷經本波修正,估值再度回落在長期平均下,加上區域內印尼、菲律賓已啟動升息,貨幣有望趨穩,都將吸引外資回流亞洲。且就基本面而言,亞洲景氣與獲利增長趨勢持續,仍看好在利率趨升環境下的亞股表現。
如果擔心亞股近期波動較大,不妨以高息股參與市場。張致寧建議,在這波亞股修正時期,高息防禦類股的股價逆勢走揚最優,顯示當前高息策略為參與亞股的抗震選擇,也不會漏接亞股自低檔回升的漲升契機。
印度不僅中止連八周失血困境,且是3月19日以來單周最高資金淨流入。元大印度基金經理人申暉弘表示,今年來印度盧比對新台幣貶值約4.5%,也影響新台幣計價的印度基金表現。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整體來看,國際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仍持續左右金融市場,現階段台股暫以箱型整理看待,後續需觀察外資期現貨方向、中美貿易、新台幣匯率、美國公債殖利率狀況。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6月以來,加權指數出現明顯漲勢,並展現挑戰前波高點的企圖。隨著旺季將至,手機短期動能增溫,可望帶動第3季季節性拉貨動能。此外,市場仍有零組件的漲價題材等,在操作上,建議選股不選市,掌握長期成長趨勢與短線除權息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