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投資理財 投資理財
2018-06-19 00:01經濟日報 記者吳映璠/台北報導
全球藥品市場蓬勃發展,根據市調機構統計,至2022年,全球藥品市場規模將達1.44兆美元。投信法人指出,當中中國醫藥市場由於受惠政府醫改措施持續加溫、MSCI(明晟)擴大納入醫療股,在全球市場的能見度逐漸提升。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 Corp.)最新統計,預期2018年全球藥品市場規模可達約1.17兆美元,至2022年整體規模將成長至約1.44兆美元,2017-2022年複合成長率預估為4.9%,整體產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其中中國醫改措施和力道持續加溫,MSCI成份股的醫療股也增加至18檔,當中又有六檔與中藥相關,突顯中國醫療產業題材的獨特性。
在其他藥品及服務部分,中國政府也推動抗癌藥零關稅措施,擴大藥品進口機會,讓民眾有機會使用價格實惠的藥品;此外,官方也鼓勵企業或創投公司投入線上問診的大健康互聯網服務。整體來說,現行政策推展方向提供了中國製藥與分銷產業供應鏈的轉型契機。
廖昌亮表示,儘管貿易戰衝突影響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劇烈,不過醫藥產業以內需為主,加上終端需求穩定增長,長線趨勢向上,適合作為市場未明朗時的資金避難處,建議可逢低布局美國跌深的生技醫療類股,並加碼受惠於中國醫改政策的次產業族群。
美國生技股醫療類股部分,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支持新藥研發態度不變,今年以來已有13件新藥通過審核,市場預期今年通過件數可達30件。
他指出,生技股具備政策支持、以及企業併購動能旺盛等優勢,加上本益比已來到長期平均之下,凸顯其投資價值,較看好資金充沛、評價合理的大型生技與展望佳的中型生技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