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投資理財 投資理財
2018-07-13 00:14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中美貿易戰罩頂,讓近期陸股相對於全球股市大幅修正,近三月以來,全球股市上漲1.7%,反觀上證綜合指數跌幅超過一成,不論大型A股或中小型A股,臉色都是「青筍筍」,法人認為,陸股可能已超跌,現階段再修正的空間應有限,接下來著眼於財報行情,投資人不妨伺機布局,逢低承接。
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分析,A股應已進入大幅調整的尾聲,目前來看,市場整體估值水準不算高,全部A股PE、PB從2016年1月底2,638點時的17.7倍、1.9倍,降至目前的15倍、1.6倍,投資價值浮現;儘管中美貿易頻頻過招,短期內可能對金融市場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長期而言A股基本面穩定,應無須高估此消息帶來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上月以來,A股企業進行大波的增持潮,共有超過500家公司的股東出現增持情況,反觀A股公司減持比例則大幅減少,顯現公司股東對於未來發展呈現正面看法。
從資金面來觀察,許智洋分析,大陸目前大型存款類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5.5%,與歷史低點6%相比,仍有不小的調整空間,因此市場普遍認為人行下半年仍有一到二次降準的機會。
操盤上,許智洋減碼政策利空板塊與對於資金依賴度較高的產業,並加碼具成長潛力或較不受貿易戰影響的內需產業,以長期投資角度,建議以定期定額或是分批買進的方式布局,超跌時刻不失為A股基金不錯的進場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