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粉絲團
Face Book

首頁 最新消息 保險新聞 保險新聞

【保險要買對】單親家庭投保 「先保大再保小」
發佈時間-2018/7/17


蘋果日報 2018/07/17 00:02


台灣約有32萬戶單親家庭,絕大多數成因為離婚,由於單親後的收入多只有1份,統計指出約有近23萬戶月平均收入未達3萬元,在預算有限情況下,保險業主管建議,先以大人的壽險、醫療險保障為主,「先保大、再保小」。

信安保經行銷經理葉俊斌指出,單親爸媽是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因此務必優先規劃壽險保障,藉以保障,保障風險發生時子女的生活與教育費用。不過因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口上,最好先能了解自身勞保、公司團險的保障內容為何,避免重複投保。

葉俊斌分析,一般來說,勞保身故部分會有35個月的平均月投保薪資給付,若因職業傷害身故,最多會有45個月,可視為個人基本的壽險保障額度,公司團體保險大多為意外險,額度不一,先行了解後,再決定要補足的壽險差額,若預算有限,可由保費較低的定期壽險搭配意外險來補足。

補足壽險保障後,其次是單親爸媽的醫療險及癌症險,因生病臥床恐導致收入中斷,還要支付醫療費用跟看護費用,可透過醫療險、癌症險補足風險缺,若預算還有餘裕,可再加強重大傷病險及殘扶險。

至於子女的保險,實務上常見因收入有限,單獨幫子女投保並不易,葉俊斌建議,子女可以學生保險為基礎,再依序加保意外險、醫療險、癌症險或重大傷病險。另還有一個小訣竅可留意:子女可以附約的形式,附加在單親爸媽的保單內,藉此節省子女保險主約的保費。

葉俊斌指出,學保主要有6大保障內容,分別是身故、殘廢100萬元、燒燙傷及需重建手續費3萬元、集體中毒慰問金3千元、住院醫療保險金5萬元、意外門診保險金5千元,及重大手術保險金20萬元。

補足人身風險缺口後,財產保險也不能忘,葉俊斌指出,台灣去年平均每日發生813起加通事故,萬一在路上不小心撞傷人或撞到車,賠償金額往往不是一般單親家庭可負擔的,建議一定要投保強制險,與足額的任意險,更尤其要投保乘客險,如此一來,萬一單親爸媽肇事,導致同乘的孩子受傷,還可從乘客險申請理賠。至於若居住的房子尚有貸款,也別忘了投保房屋相關保險,如火險、地震險、颱風洪水險等。

康健人壽總經理邵駿崴(Tim Shields) 也說,單親媽媽面臨的風險是所有媽媽中最高的,不但要一肩扛起家計還要為孩子的教育費用做準備,因此壽險、醫療險、癌症或特定傷病險、意外險等缺一不可。在有限的預算下,必須優先考慮的是充足的保障,各式的定期險是最佳的選擇。(王立德/台北報導)